《2023中国女性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诊治现状与生存质量调查报告》巡讲-太原站会议圆满召开

2024
06-11

资讯

媒体
+
分享
评论
0
doudou / 健康导报
A-
A+

为提高临床工作者,尤其是基层医务人员,对女性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特点、诊断、药物、疗效评估、预防管理等的认知度和规范性,进一步促进学科发展。2024年5月26日,由中国女医师协会风湿免疫专委会联合中国人体健康科技促进会共同发起的2023中国女性RA诊治现状与生存质量调查报告巡讲会在素有“并州新府”、“晋阳龙城”之称的锦绣太原圆满召开。本次会议邀请了全国各地风湿领域120余位女性中青年临床专家,齐聚一堂,围绕“热点关注”、“融化新知”和“学术专题”三部分就女性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发展现状、发病机制及如何减缓疾病进展、阻止骨关节损坏、降低病残率、改善预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等问题展开了深入的探讨和交流,旨在通过学术交流进一步提升对女性RA患者的研究水平,为RA的预防、治疗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

会议现场(1)

会议现场(2)

开场致辞

致辞环节由山西白求恩医院许珂教授主持。山西白求恩医院副院长张莉芸教授、中国女医师协会风湿免疫专委会主任委员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苏茵教授和山西医药卫生传媒集团负责人吕磊处长分别为大会致辞。出席会议的还有来自北京、山东、山西、广州等全国各地的风湿界女医师们。

许珂教授主持

张莉芸教授简要介绍了山西省女医师协会风湿免疫分会成立以来的发展成绩。张教授表示,女性RA目前仍呈现发病率高,但诊断、治疗不及时的现状,希望借助本次会议的东风,能够继续普及风湿病知识,提高医师队伍的诊治水平,给患者提供更规范、及时的诊治,共同推动医学事业的进步。

张莉芸教授致辞

苏茵教授首先对莅临参会的嘉宾表示了欢迎与感谢,向大家讲述了活动发起的初衷,指出RA女性患者承受着更为沉重的身心压力,为女性风湿免疫疾病患者带去更多的关爱与支持非常必要。希望通过全国范围内的调研、讨论以及学术交流,在座嘉宾能够学有所获,共同推动风湿免疫疾病诊疗的规范化应用,为患者的全病程管理提供更为有效的支持。

苏茵教授致辞

吕磊处长肯定了山西省女医师协会风湿免疫分会成立以来的做出的各项成绩。表示山西风湿免疫学科在全国的号召力和影响力越来越强。新形势和新使命对风湿病学领域提出了更高要求,希望在各位女专家的带领下,踔厉奋发,笃行不怠,积极推动山西风湿病学事业更上一层楼。山西医药卫生传媒集团及《中华风湿病学杂志》也将一如既往地全力支持专业委员会工作,共同促进科技创新、提高临床水平、服务人民健康。

吕磊处长致辞

许珂教授对三位专家的发言进行了总结,表示本次会议将共同探讨女性风湿免疫性疾病领域的最新进展和热点话题,希望通过本次会议,共同推动风湿免疫病学的发展与进步。

热点关注

热点关注,古典韵味绽放,尽显东方女性之优雅。本环节以“魅力女人旗袍秀”表演拉开了序幕。在现场,身着各式旗袍的女医师们款款走来,时尚与传统交融,充分展现了中国女性的韵味与风采。

魅力女人旗袍秀

本环节由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郑毅教授、大同市第五人民医院主持霍月红教授主持,特邀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李茹教授、山西白求恩医院张莉芸教授、作了《2023中国女性RA诊治现状与生存质量调查报告》、《发展GCP助力学科发展》的精彩报告,邀请6位青年女医师聚焦于女性人文、风湿免疫病最新诊治指南等方面进行深入交流,拓展风湿免疫女医师的学术思维,助力风湿免疫病学科的高质量发展。

郑毅教授主持、霍月红教授主持

李茹教授首先对《2023中国女性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诊治现状与生存质量调查报告》项目的立项背景与调研方法进行了简要介绍。然后对女性RA患者基本特征、疾病诊疗现状、生存质量现状进行了详细解读。

李茹教授作《2023中国女性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诊治现状与生存质量调查报告》

李教授指出,在调研过程中发现,RA的发生发展与女性孕期高度相关。因此,关注女性RA患者育龄期生殖健康并优化育龄期患者的疾病管理对提高RA缓解率具有重要作用。并且在RA诊疗中,研究发现患者的延误诊治现象仍然存在,显示女性RA患者对疾病的主观认识不足导致不规范治疗,表明后续应加强对患者的健康宣教,提高对RA的认识。

最后,李教授表示女性情绪是影响RA生存质量的重要因素,在改善女性RA患者生存质量方面仍面临巨大挑战。这需要中青年医师加强学,提高自身专业素养,不断引入治疗新技术,使女性RA患者的临床诊疗效果能够进一步得到提升。

张莉芸教授从GCP发展史、聚焦学科发展关键问题、GCP在临床工作中的价值体现及未来发展及展望四个维度出发指出了推动GCP建设的重要性。张教授表示,GCP的有效实施和推广,能够使临床研过程更加规范和科学,可以提高医学研究者的专业素质和能力,推动医学学科的发展。

张莉芸教授作《发展GCP助力学科发展》报告

报告结束后,中日友好医院卢昕教授、河北省中医院罗亚萍教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王玉华教授、赤峰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张若一教授、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赵金霞教授及郑州市中心医院朱丽娟教授针对当前女性RA患者存在依从性、认知性不足及后备人才培养的问题和挑战发表了真知灼见,展开了热烈的讨论。一致希望能够在各位专家前辈的带领下,不断提高自身专业能力,为健康中国2030做出突出贡献。

百家争鸣 各抒己见(一)

融化新知

融化新知,共赏中华大地之美,一首《人说山西好风光》带在座嘉宾领略了山西的秀美与韵味。歌声如泉,情感真挚,不仅展示了女医师们追求精湛医术的特质,还表现出更注重人文的传承与发展的品德。表演带来了视觉的震撼,受到了一致好评,极大地提高了与会人员的凝聚力。

《人说山西好风光》歌曲

本环节由北京医院程永静教授和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陈海英教授主持,邀请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蔡小燕教授作了《RA-ILD 的疾病管理》的精彩报告,分享了RA-ILD的研究进展。

程永静教授主持、陈海英教授主持

蔡教授表示风湿病学是一个新兴学科,虽然近几年对风湿病学的基础研究和临床研究已得到了非常迅猛的发展,但RA-ILD的发病机制还未完全阐释清楚。研究新型生物标志物及ILD筛查新技术,选择合适的DMARDs药物控制炎症、适时启用抗纤维化药物治疗,对提高RA-ILD的规范诊疗及管理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蔡小燕教授作《RA-ILD 的疾病管理》报告

报告分享结束后,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郭惠芳教授、晋中市第一人民医院江涛教授、泰安市中心医院李芳教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刘燕鹰教授、皖南医学院弋矶山医院盛君教授及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周新尧教授六位嘉宾各抒己见,就女性人文、RA的早期干预、RA预后等方面进行了热烈的交流讨论。6位嘉宾一致认为关注RA的早期诊断及分级对RA的后续诊疗及长期预后具有关键作用。希望能够通过本次会议开展更多的跨学科合作,助力新时代“健康中国”建设。

百家争鸣 各抒己见(二)

学术专题

学术专题,用声音传递情感,用文字触动心灵,由山西女医师带来的诗朗诵《致敬亲爱的女医师》让大家共同感受到朗诵艺术的魅力。

《致敬亲爱的女医师》诗朗诵

学术专题环节由山西省人民医院张改连教授和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王彩虹教授共同主持,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温鸿雁教授以《RA治疗的“早与晚”》为题分享了RA的防治新进展。并邀请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姜萍教授、天津市人民医院李玲教授、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李晖云教授、无锡市第五人民医院任天丽教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张榕教授围绕诊疗经历进行了深入探讨。

张改连教授主持、王彩虹教授主持

温教授表示,得益于治疗理念的更新、疾病管理手段的优化,以及各种新型药物的发展,RA患者的临床缓解率逐年上升,约一半的患者可以实现稳定的临床缓解状态。温教授围绕RA早诊早治新进展和RA缓解后的维持治疗策略两个方面进行了报告,指出随着治疗RA的DMARDs种类逐年增多,以及达标治疗策略的实施,“临床缓解”已成为RA疾病领域一项可以实现的治疗目标,RA治疗重点正在慢慢转向早期诊断干预及晚期维持缓解。报告内容得到了与会专家的高度评价。

温鸿雁教授作《RA治疗的“早与晚”》报告

5位嘉宾对进行了讨论与交流。表示中国女性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诊治现状与生存质量调查报告对治疗RA具有很好的指导和借鉴意义,希望能够通过学术交流、多方协作,共享学术资源,从而提升临床研究质量和能力建设,共同推动风湿免疫领域进步。

百家争鸣 各抒己见(三)

大会总结

最后,苏茵教授对大会进行了总结。苏教授表示2023中国女性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诊治现状与生存质量调查报告巡讲会是中国女医师协会风湿免疫专委会精心打造的高端学术品牌,旨在为全国风湿领域的医务工作者提供一个互动交流平台,为青年医师提供良好的交流学契机。本次会议必将进一步推动风湿免疫学科工作再上一个新台阶,从而造福更多患者,为健康中国作出更大的贡献!

凡注明非“健康导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关键词:

推荐课程

《北斗夜话》——造血干细胞移植中的个性化药学服务

《北斗夜话》——造血干细胞移植中的个性化药学服务

3.9万人加入学习

打开微信扫二维码详细了解本课程

2020改善慢病药学服务赋能计划

2020改善慢病药学服务赋能计划

1.2万人加入学习

打开微信扫二维码详细了解本课程

患者APP开启“互联网就医新模式”

患者APP开启“互联网就医新模式”

1.1万人加入学习

打开微信扫二维码详细了解本课程